博彩导航

师资队伍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全职教师
    1. 正高级职称
    2. 副高级职称
    3. 中级职称
    4. 行政人员
  • 柔性人才
  • 人才引进
  • 相关下载

阮殿波

作者:   已浏览:16867次 更新日期:2020-05-21


 

姓名:阮殿波

职称:教授

学历:博士研究生

电子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 

教育背景(本科及以上):

1993.08~1996.07,清华大学机械系,本科;

2000.08~2003.07,中国人民大学,硕士研究生;

2011.08~2014.07,天津大学,博士研究生;

2015.03~2016.12,韩国延世大学,博士后;

2018.09~至今,清华大学,工程博士。

工作经历:

1991-2012,教师,清华大学,机械系/精密仪器系;.

2003-2011,首席技术官,集盛星泰(北京)科技公司;

2012-2019,总工程师、中车首席技术专家,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。

 

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:

 2013.01~2015.12,技术负责人,国家科技部863项目,“高比能、低成本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”;

 2017.5~2018.12,项目负责人,军委科技委,“高比能超高功率XXXXX的研制”;

 2016.3~2019.2,技术负责人,2016年工业强基工程,《超级电容器实施方案》;

 2015.08~2017.08,项目负责人,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,“30000F石墨烯基纳米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研制”;

 2013.01~2014.12,项目负责人,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,“8000F高比能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研制”;

 2014.01~2015.12,项目负责人,中国南车集团技术创新项目,“锂离子超级电容器(LIC)单体研制”;

 2005.01~2006.12,主要参与人,XX武器装备重点基金项目,“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在军事应用的研究”;

 2006.01~2007.12,主要参与人,国家十一五预研项目,“空间瞬时大功率电源系统”;

 2009.01~2010.12,主要参与人,国防973项目,“MEMS微能源的研制”。

 20174月至今,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,校外导师;

 20176月至今,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,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专家组专家;

 201512月至今,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常务理事;

 201701月至今,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,客聘研究员;

 201612月至今,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,副理事长;

 201608月至今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级电容器与储能技术专业委员会,主任委员;

 201605月至今,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委员;

 201608月至今,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apacitorsAdvisory Board

 201604月至今,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,高级会员;

 201510月至今,《储能科学与技术》期刊,副主编

 201510月至今,《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》与《硅酸盐学报》期刊,编委。

荣誉奖励:

 2011年,3/6,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,“基于微纳米技术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实现”;

 2017年,1/6,中国专利金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6年,1/7,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,“纯电动公共交通车辆高安全性牵引储能动力电源的研究”;

 2018年,1/7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,“高比能密度新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研制”;

 2018年,1/6,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,“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及应用”;

 2019年,1/6,中国发明学会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,“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及应用”;

 201912月,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;

 2016年,1/13,宁波市科学技术一等奖,“高比能量活性炭/石墨烯复合电极双电层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”;

 2018年,1/13,宁波市科学技术一等奖,“3.6V/60000F碳气凝胶+碳纳米管复合磷酸铁锂型高比能电池电容研制”;

 2011年,3/5,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,“基于微纳技术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实现”;

 2009年,3/5,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,“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应用”;

 2008年,3/5,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,“超级电容器大功率电源系统研究”;

 2016年,3/6,浙江省专利金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6年,3/6,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发明金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8年,1/9,中国中车科学技术特等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4年,1/6,中国南车科技创新特别奖,“超级电容器研制”;

研究方向:

 主要从事新型储能材料、储能器件(超级电容器、超快充电池、钠离子电池等)以及储能系统的工程化应用研究。

 

正高级职称
学院博彩导航 - 网站新版 - 正文
阮殿波
作者: 已浏览:次 更新日期:2020-05-21


 

姓名:阮殿波

职称:教授

学历:博士研究生

电子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 

教育背景(本科及以上):

1993.08~1996.07,清华大学机械系,本科;

2000.08~2003.07,中国人民大学,硕士研究生;

2011.08~2014.07,天津大学,博士研究生;

2015.03~2016.12,韩国延世大学,博士后;

2018.09~至今,清华大学,工程博士。

工作经历:

1991-2012,教师,清华大学,机械系/精密仪器系;.

2003-2011,首席技术官,集盛星泰(北京)科技公司;

2012-2019,总工程师、中车首席技术专家,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。

 

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:

 2013.01~2015.12,技术负责人,国家科技部863项目,“高比能、低成本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”;

 2017.5~2018.12,项目负责人,军委科技委,“高比能超高功率XXXXX的研制”;

 2016.3~2019.2,技术负责人,2016年工业强基工程,《超级电容器实施方案》;

 2015.08~2017.08,项目负责人,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,“30000F石墨烯基纳米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研制”;

 2013.01~2014.12,项目负责人,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,“8000F高比能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研制”;

 2014.01~2015.12,项目负责人,中国南车集团技术创新项目,“锂离子超级电容器(LIC)单体研制”;

 2005.01~2006.12,主要参与人,XX武器装备重点基金项目,“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在军事应用的研究”;

 2006.01~2007.12,主要参与人,国家十一五预研项目,“空间瞬时大功率电源系统”;

 2009.01~2010.12,主要参与人,国防973项目,“MEMS微能源的研制”。

 20174月至今,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,校外导师;

 20176月至今,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,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专家组专家;

 201512月至今,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常务理事;

 201701月至今,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,客聘研究员;

 201612月至今,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,副理事长;

 201608月至今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级电容器与储能技术专业委员会,主任委员;

 201605月至今,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委员;

 201608月至今,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apacitorsAdvisory Board

 201604月至今,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,高级会员;

 201510月至今,《储能科学与技术》期刊,副主编

 201510月至今,《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》与《硅酸盐学报》期刊,编委。

荣誉奖励:

 2011年,3/6,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,“基于微纳米技术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实现”;

 2017年,1/6,中国专利金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6年,1/7,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,“纯电动公共交通车辆高安全性牵引储能动力电源的研究”;

 2018年,1/7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,“高比能密度新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研制”;

 2018年,1/6,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,“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及应用”;

 2019年,1/6,中国发明学会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,“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及应用”;

 201912月,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;

 2016年,1/13,宁波市科学技术一等奖,“高比能量活性炭/石墨烯复合电极双电层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”;

 2018年,1/13,宁波市科学技术一等奖,“3.6V/60000F碳气凝胶+碳纳米管复合磷酸铁锂型高比能电池电容研制”;

 2011年,3/5,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,“基于微纳技术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实现”;

 2009年,3/5,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,“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应用”;

 2008年,3/5,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,“超级电容器大功率电源系统研究”;

 2016年,3/6,浙江省专利金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6年,3/6,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发明金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8年,1/9,中国中车科学技术特等奖,“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”;

 2014年,1/6,中国南车科技创新特别奖,“超级电容器研制”;

研究方向:

 主要从事新型储能材料、储能器件(超级电容器、超快充电池、钠离子电池等)以及储能系统的工程化应用研究。

 

正高级职称
全职教师
正高级职称
副高级职称
中级职称
行政人员